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

趁年輕多存一間屋

撰文:劉育菁


第一桶金是你賺錢的本錢,趁年輕時就存下第1間屋,那麼接下來要存第2間、第3間……就會是一件輕鬆事。

「除非擁有自己房子,否則不能致富。」暢銷書作家大衛.巴哈(David Bach)在《起步晚照樣致富》中強烈建議,房地產是最完美的投資事業,因為它不僅保值,還能增值,訣竅就是「選擇可租出去的房子,收取足以創造現金流的租金」。

或許對很多人來說,養自己都快不夠用了,如何再養一間房子?其實,只要轉個彎、換個角度想:「用薪水養自己,用別人的錢養房子」,不管你現在幾歲,也能開始擁有第一間「養老屋」。

不論起步早晚 都能靠房產致富

6年2班的洪琬琪,8年前還只是寄人籬下分租2坪雅房的「出外人」,2年前買下東區一間28坪、4房重新裝潢的公寓,貸款550萬元,每月繳近3萬元貸款。

為了減輕負擔,她留下一間套房自住,其餘3間雅房全部出租,平均每間7,500元,每月有22,500元租金進帳,等於自己只需掏出7,500元房貸,但身分立刻從繳租金的「房客」變成年收27萬元的「房東」。如今這間房子每坪增值10萬元,帳面賺了近300萬元。不管未來是單身或結婚,這間4房公寓都可以當成她的養老屋。

而50多歲的林志傑,則是典型「理財起步晚」的案例,但他現在坐擁3間套房。在公家機關任職,至今仍單身的林志傑住在宿舍,從來沒想過投資房地產的他,驚覺距離退休只剩不到10年,加上又沒有子女可依靠,因此他從2004年開始積極物色適合的房地產標的,尋找每月能孝養他的「啞巴兒子」。

在宜蘭工作多年的林志傑,最後用100萬元在羅東火車站旁最熱鬧的倉前路買下一間小套房,「這裡有很多外來客、上班族,也是羅東市的學區,潛在租客比較多。」套房每月租金7,000元,算起來報酬率8.4%,比定存多出4倍。

隔年,林志傑如法炮製,準備一半自備款,貸款50萬元,買下第2間小套房。每月租金7,000元,扣除近3,000元房貸,還有4,000元入袋,投報率近5%。懂得用「別人的錢養房子」的他,計畫在退休前買進5間套房,每間以7,000元計算,屆時就有35,000元的固定收入。

無殼族與有殼族資產差35倍

根據美國聯邦準理事會做的消費者財務調查,無殼蝸牛在2001年的平均淨資產只有4800美元,而有巢式的平均資產達17萬1700美元,相差35倍。大衛.巴哈認為,長期來看房地產會增值,買屋肯定會比租屋划算,因此建議年輕人透過置產強迫儲蓄、減少消費慾望。

第1間房子起步後,在付貸款的過程中,同時還要存下第2筆自備款,進行第2間房屋的投資,只要租金可以支應房貸,就是理想標的。透過「購屋、居住、出租」反覆不斷進行,就可以在10~20年間累積大筆財富。

沒有留言: